美国非营利技术大会:中美公益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?
鱼腩  /   2019-09-13
几周前,灵析的代表们去美国参加了「非营利技术大会」,这是美国规模最大、最受欢迎的以慈善为中心的一般性技术会议。



几周前,灵析的代表们去美国参加了「非营利技术大会」,这是美国规模最大、最受欢迎的以慈善为中心的一般性技术会议。 



这不,两周前NGO2.0的小伙伴就组织了分享会,灵析代表团三人受邀分享了此次美国之行的见闻和收获。


我们节选整理了洋葱的发言内容,分享给没能到场的小伙伴。



NTC大会的关键词其实和国内差异不大



怎么搭建捐赠人数据库、怎么做数据库迁移、财务管理...


如何发邮件,邮件标题怎么设计,短信怎么发才有效,如何通过社交软件劝募...


怎么做技术预算,该自建IT团队还是招聘、找外包,内部如何动员...


从技术上看,我们关心的话题真的差不多。


如果只看“有没有做”这个层面,其实我们都有在做,甚至在某些方面我们做得更好,例如在线支付。


那到底什么是不一样的呢?我想可能是他们在用数据带动更大变革。


给大家举几个例子。


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: 细致入微的数据驱动筹资



这家机构在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,他们没有对外筹款,主要收入来源是会费。


2018年,他们花了50万筹到200万,这50万花在哪儿呢?1/3买了google关键词,1/3买了网页广告,1/3付给了Facebook网红,剩下的钱用来发邮件等等。


开展世界大象日这样的活动时,就会在这些地方进行推送。每次活动中,每笔投入带来的收益是非常清楚的。


根据筹款效果,广告的投资并没有带来多少收益,搜索倒是筹到不少钱,Facebook上的广告效果最差,只筹到10多万美元。


他们还发现17-18年会员的留存率只有47.6%,比16-17年的70%下降不少。经过完整细致的分析,他们发现在跟其他品牌联合传播的时候,没有和会员做直接沟通,这些人就流失掉了。


这些数据为今年筹资预算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。而这是只有3个人的技术团队做出来的,他们用了salesforce,和IBM Waston。


说实话国内的企业都不一定会买,但他们利用这两种工具,支撑起了全部的数据体系。


M+R : 一年一度的大规模行业数据分析



M+R是一家数据咨询公司,每年和近千家大中小型机构合作,分析超过几千万封邮件,超过10亿美元善款捐赠,追踪这些机构的筹款效果。


他们发现,16-17年的在线捐赠上涨了7%,而17-18年只上涨了1%。他们也发现,邮件渠道的传播效果从19%下降到15%,邮件劝募的筹款也在变少,每千封邮件,只能筹到47美元。


这些数字听起来好像跟我们没有关系,但是我们有人做类似的研究吗?而国外做劝募的1000多家机构,本身就在做这样的研究。


1000多家机构都在做同一件事,才有可能将这些数据通过脱敏处理后,给到M+R,进行全行业、扫描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。


行业数据分析可以做什么?任何一家机构的筹资官员,可以根据这个数据,做下一年的筹款预算:预估投入在邮件传播上的成本是多少,筹到多少钱才可以达到平均水平。


我相信很少有机构在参加99公益日时,想过自己花费的精力和时间——邮件、推送、微信群广告,分别带来多少筹资。


除了筹资和传播,他们当然也在讲项目管理,项目数据。下面这个案例让我都被震惊到。


Friends of Children :  武装到牙齿的“项目数据管理”



国内在评估项目时,要填政府要求的那些表格,回答的问题是:项目预算、谁给你捐钱、钱用在哪里……


而这家叫Friends of Children的机构,却用极为详实科学的方法,设计了真正意义上的项目评估体系。


他们发现突破代际贫困的关键性因素是青少年时期的朋友,因此他们会让专业的志愿者陪伴小朋友成长。


这个陪伴不是一两年,而是在6-18岁这12年的时间里,全程陪伴他们。


每个项目点都有相对独立,但非常完备的评估体系,覆盖孩子、志愿者和社区发展 ,可以回顾孩子们每个月的成长、快乐指数、贫困可能性等等。


而这些评估结果,不是给捐赠人看,是给内部团队看的。


因为项目周期是12年,如果12年才去评估,肯定不行。他们的项目调整周期是3年,这套评估体系能够告诉执行团队,哪部分有问题,可以及时调整。


数据还可以做很多事情,不仅仅用于机构的内部管理,也可以推动政策变革。


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Rights : 用数据推动政策变革



Center for Constitutional Rights,这家机构背后是芝加哥大学一群非常厉害的分析师和研究员。他们从数据里发现社会问题,进行社会倡导。


他们追踪了2008年到2016年,这8年的时间里,纽约市警察局(NYPD)的所有拦车数据,目的是分析什么人更容易被警察拦下。


数据不会说谎,他们发现白人几乎没有被拦下过,而成年黑人男性,最容易被拦下;被拦下后,有色人种被处罚的几率也大得多。


这个结果,被做成完善的、可供传播的素材,2010年在美国国内掀起了的激烈讨论:到底种族歧视是否还存在?


有意思的是,做完这个campaign之后,14年这个数字笔直下降。不过下降的原因,跟这个事件一点关系都没有,因为他们做完这个campaign之后,NYPD决定不再披露这部分卷宗。


信息无障碍、数据歧视、数据伦理…… 



在大会的分享中,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话题,每个话题都非常具体。他们在讲信息的无障碍,他们在讲数据可能造成的歧视。


例如,大数据表明,如果你来自亚裔家庭,那么入学考试时,你很有可能是好学生;如果你是第一代移民的黑人,很有可能你的哥哥会有犯罪记录...这些就是数据歧视。


所以,如果我们只是抱着“有没有做“的心态来看,这些我们都有。但具体到案例层面,我们就没有这么多。那把屠龙刀不知道用在哪,我们甚至不一定可以举起它。



中美公益到底差异在什么地方?


0.37% VS. 4%


NTC大会的报名费是至少699美元/人,但却吸引了2500多人参加,其中还包括50多个非营利组织服务商。


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我们所有的非营利机构,加上行业协会,总共产生的GDP只占0.37%,而美国可以占到4%,并且在不断上涨,这之间差了10倍。


1个灵析 VS. N个灵析


灵析从信息化管理系统、SaaS管理工具、培训、网站,开发都在做,但只有灵析在做是不够的,没有什么事情,是可以由1个灵析做完的。


我们在美国看到N个灵析,除了blackbaud,还有微软、EveryAction,还有很多年轻的创业团队也在做这件事。


依靠流量平台 VS. 深耕捐赠人社区


在国内提到用技术去筹款,就会听到上平台、找流量、换资源...这样的声音。然而在NTC大会上我们听到更多的是:这些是我的捐赠人,我的社群,我应该怎样针对这群人做服务,我的技术、产品、服务,我的一切如何围绕他们去开展。


不仅是社群,在分析这些数据的时候,他们并不是要给到谁,IRS不关心项目评估表,捐赠人也不一定懂,数据分析和项目评估,都是为了对受益人负责,那我们呢?


豪放尝试 VS. 精细运作


上面讲的案例中,工具和技术不新鲜,但他们能用好手上的工具,精确地分析数据和评估,精细运作。而国内大部分机构今天做这个,明天做那个,非常豪放地不断尝试。


毫不夸张地说,美国的非营利组织如果这么做,可能会死掉。因为整个硅谷有100多家面向高净值人群的基金会,做不好捐赠维护,他们可能就会离开。


耕耘理念 VS. 强调行动


我们更多地讨论理念,但美国机构不需要再讲技术公益的理念:我现在就是要服务好我的受益人,那就来讨论怎么做这件事情。


我参加了一个「数据包容」主题的餐桌,本来以为会听到很多理念、模式,但他们在谈论非常具体的事情,怎么教老年人、贫困人群用电脑和手机。具体到志愿者该怎么审查,电脑该怎么回收,回收的收入多少,要交多少税。


这些具体话题的背后,我看到了受益人的影子,我看到了项目的成效。没有人问你用什么工具在做这些事情,是不是那个软件更好一点,因为软件永远是其次,重要的是人,是行动。


所以我想,实干精神,开放社群,是我最想向美帝人民学习的地方。让你的受益人更好,让你的社群更好。只有大家在开放的环境中,才能形成彼此增长的力量。



- THE END -